《癌症只是慢性病》
《癌症只是慢性病》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上海科技
作者:何裕民
页数:276
字数:196000
《癌症只是慢性病》前言[E]
人们常说,观念在行动之先。有了正确观念的指导,人们的行为就可能获得有益的结果。否则,即便动机再强烈,动员资源再多,措施也会产生偏差,结果往往南辕北辙。
笔者长期从事肿瘤临床工作,可以说天天接触癌症患者,少说也接触过数万例,情况各异,结局不同,第一手素材丰富;又是中医出身,对传统文化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喜好哲学思考,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就一直是《医学与哲学》杂志的副主编;身在信息交汇的上海,学界朋友广布四海,想不接触欧风美雨都难。因此,喜欢对很多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或公认的事实作一深层次的思考或诘问,有时常常会有所顿悟,甚至有全新的认识。
《癌症只是慢性病》内容概要[E]
癌症只是慢性病,可防也可治!本书汇集了作者在30余年从事抗癌工作的富贵经验与深刻反思,分“新观点、新治疗及新康复”三部分,从国内外两外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些抗癌新主张、新观念,书中并配有大量的病例加以佐证,说服力强。内容实用,可供广大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社区、临床及科研工作者阅读参考。
《癌症只是慢性病》作者简介[E]
何裕民,男,1952年生,浙江义乌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医肿瘤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先后出版医学专、著20余部,涉及心身医学、亚健康学、医学哲学等领域。曾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霍英东英才奖、全国杰出青年中医等荣誉。
《癌症只是慢性病》书籍目录[E]
新观点 事实:让人触目惊心 全世界:每日2万人死于癌症 中国:癌症发病率与病死率明显上升 尴尬的局面:贫癌、富癌皆高发 癌症:擅长自我变异的杀手 十个癌症九个埋,还有一个不是癌 向癌症宣战 需从应对战略失败中走出 癌症:只是慢性病 寻求共识与3个“1/3” 人本主义与肿瘤的新防治观 有害无益的过度化放疗 诱导分化与凋亡:通过华山天险的新路 远方的呼应 美国与上海的数字比较 杀尽癌细胞,谈何容易 小鼠癌症模型的陷阱 美国FDA官员的反思 癌症只是慢性病 癌症只是慢性病的两个涵义 对付癌症应像对待慢性病一样 本质:生物体的“内乱” “1/4”的提示——难以避免的生物现象 癌基因是正常基因 “好孩子、坏孩子”理论 癌症非炎症,乃机体“内乱”也 “生物场”理论:“内乱”自有根源 不良精神心理:癌症的“催化剂” 不良生活方式:加剧了“内乱” 让博士却步的“30岁”现象 癌症发展:一个渐进的慢性过程 免疫“监管”下,癌可以长期休眠 权衡:呵护生命优先于征服癌症 记住教诲:“人”比“病”重要 首先,以不伤害为原则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医生给患者的首先是心,然后才是药 ……新治疗新康复
《癌症只是慢性病》章节摘录[E]
新观点
事实:让人触目惊心
在过去的30年间,人们一听到“癌症”,往往会不寒而栗。实际上,致死性疾病非常多,可为何偏偏是“癌症”让人特别恐惧?
癌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的机会也随之上升。各地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抗生素的发明等,让烈性传染病等几近绝迹,年纪轻轻就夭折的情况越来越少,七八十岁还活蹦乱跳的情况司空见惯!但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走向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方式上有所不同罢了。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总是要选择终结自己的方式的,这是谁也回避不了的结局。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生肿瘤的方式迈向“永恒”,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身不由己。有数据显示,从1973年至1999年癌症总发病率增加24%,全球每年有超过70.0万的人死于癌症。
佛教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所必经历的四种痛苦,而各种疾病的痛苦程度和死亡时的痛苦程度都是不同的。与其他疾病相比,生癌症的过程以及走向终结的过程比较特别,除去需经历昂贵、躯体极其痛苦而又几无休止的手术、化放疗外,还有疼痛、腹水、消瘦、呕呃、残疾等常与癌症相伴,且患者时时笼罩在死亡阴影之中。因此,这也就成为人们谈癌色变的理由。
全世界:每日2万人死于癌症
癌症是“杀手”,真的一点不假。据美国某媒体2007年12年18日报道,美国癌症协会最新公布一份全球癌症调查报告显示,在2007年估计有760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日超过2万人!
《癌症只是慢性病》媒体关注与评论[E]
癌症被许多人认为是“不治之症”,一旦被查出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就非常悲观,认为不去治是“等死”,治疗是“花钱找死,还找罪受”。其实,大量的案例证明,癌症可防也可治,切不可轻言放弃!
——作者乎记
明智的治疗是什么?那就是放弃斩尽杀绝癌细胞的治疗观,放弃“速战速决”、“药到病除”的幻想,接受“带瘤”生存的现实,以“持久战”;为心理预期,以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中心,根据个体差异,积极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培育体内的免疫活力和器官协同、再生能力,抵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存活期,进而实现康复!
——王一方(医学人文与健康传播学者)